冬奥会单板滑雪比赛规则分为竞赛规则和评分规则两种,参加选手人数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而变化,比赛项目为:平行大回转、U型场地、大跳台等10项比赛。平行大回转 冬奥会竞赛规则:(1)男女人数一样,各32名。(2)运动员。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增设单板滑雪越野赛,比赛场地高度差为100~240米,平均坡度为14%~18%,路线长度为500~900米,赛道宽度约为40米,比赛用时约为40~70秒。比赛沿途分布着雪丘、跳跃点和急转弯,时常发生碰撞,单板滑雪。
单板滑雪U型场地长120米,宽15米,深3.5米,平均坡度18度。比赛中,选手从6.75米的管顶出发,在u型的池壁上做出眼花缭乱的旋转与空翻技巧并配以抓板,以此来得分的比赛。冬奥会的halfpipe(U型场地)的比赛由预赛和决赛。
道标高差最少为150米。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场地由一系列障碍、跳台、杆、平台等构成,场地赛道落差最少为150米,平均坡度在12度以上。北京冬奥会的赛道上设有3个跳台,运动员可以选择在每个跳台上表演不同的转体完成滑行。
单板滑雪技能场长200 ~ 270米,宽15 ~ 25米,坡度28 ~ 32度,共有两个跳跃点。共有7名裁判得分,包括5名技术裁判和2名跳跃分裁判。得分由技能得分(50%)、跳跃得分(25%)和速度得分(25%)组成。技能分为去掉最高分。
反脚外转两周偏轴转体1260,奥地利选手安娜·加塞尔用全场最高难度的一跳,在最后时刻实现逆转,以185.50分的总成绩夺得北京冬奥会女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冠军。作为中国首位登上冬奥会该项目决赛赛场的运动员,19岁的小将荣格位。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单板滑雪队刘佳宇、孙志峰、蔡雪桐获得三个女子参赛资格,男选手中曾小烨、史万成也拿到参赛资格。 单板滑雪比赛规则 大回转 场地长936米,平均坡度18.21度,坡高290米。大回转用靴与滑雪靴相似,但更有弹性。
场地长936m,平均坡度18.21度,坡高290m。回转靴与滑雪靴相似,但更具弹性。滑板又硬又窄,便于转向和高速滑动。主要的技术动作是左右旋转。两名运动员一起出发,在两条相邻的同一赛道上穿过一系列的旗门。先到达关键线的。
U型场地技巧比赛的赛道也有着一定的要求,赛道平均的坡度大概能够达到17~18度左右,长度在150~170米之间,宽度是在19~22米之间。三、总结 U型场地技巧比赛会在平顶滑雪公园进行,这场比赛对于运动员的装备及运动员的实力都有。
场地多建在陡峭的斜坡上,场地长200至270米,宽15至25米,坡度为24至3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