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赛事全部长款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第二,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第三,低碳交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八成。第四,雪上项目赛区主要分布在山区,从设计源头减少了对环境的。
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国家速滑馆的建筑特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国家速滑博物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设计,冰面面积达12000平方米,平时可接待2000多人,同时开展冰球、花样滑冰等所有冰上运动。北京冬奥会最独特的场馆设计属于首钢跳台滑雪,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也是为冬奥会新建。
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Fisht Olympic Stadium)将成为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当地一个长期可持续性的赛后建筑。体育场倾斜的外观对应了它地处海岸线又背靠大山的特点,夜晚点灯后将成为一座色彩斑斓的场馆,显示出冬奥会的魅力。
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冬奥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占全部赛时保障车辆的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在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可以说。
为方便冬残奥会运动员的使用,还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在交通流线、道路建材的选择、家具的布局等方面,达到最优化。北京冬奥村采用四合院的形式,20栋建筑围合成六个院落,在闭环内,可以便捷的享受到“一站式”的生活服务,村。
“雪如意”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也是张家口主办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其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因此被形象的誉为“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冰丝带是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