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将带动中国“三亿人上冰雪”。《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提出,到2025年直接参加冰雪运动的人数要超过5000万,并“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共11家。中国银行、中国国航、伊利集团、安踏公司、中国联通、首钢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人保、中国三峡。北京冬奥会的花费:奥运总开支总花费是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
1996年3月12日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7年8月30日集团与北京冬奥组委签署赞助协议,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2022年1月19日,《2021年胡润中国500强》发布,伊利以价值2,480亿元人民币位列第。
2014年6月,普利司通宣布以3.44亿美元的价格,与国际奥委会签订为期十年的赞助协议,成为国际奥委会TOP合作伙伴,合同期至2024年,期内涵盖2018平昌冬奥会、2020东京奥运会、2022北京冬奥会、2024巴黎奥运会共四届奥运赛事。 作为奥运会和残奥会。
截至目前,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费用仍在不断累积,从而导致收益无从估计。然而,可以预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获得超过400亿人民币(约合60亿美元)的总收入,其中包括政府资助、赞助商投入、媒体费用和票务收入等组成。
在众多营销动作中,伊利全面占位#北京冬奥会#话题,从启幕到收官,霸榜冬奥奖牌榜17天,与中国队历史性夺金时刻同框,占据社交热搜传播制高点。在电视台与网络视频的赛事直播中,伊利围绕运动员高光时刻进行回顾,全面覆盖109个。
2017年8月30日,北京冬奥组委与伊利集团正式签约并对外宣布:伊利成为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并顺势推出助力国家“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 正如潘刚所说:“品牌是企业的精神象征,传递着企业的价值理念。”。
大约2008年,伊利新产品“伊利QQ星”出世,一年后便有了“蒙牛未来星”。还有更早的,伊利出了“伊利优酸乳”,蒙牛便有了“蒙牛酸酸乳”与之抗衡。在雪糕方面,伊利的“伊利心情”“伊利老冰棍”“伊利三色雪糕”,蒙牛。
伊利与奥运结缘已长达17年之久,数次支持中国奥运健儿征战赛场。2017年,伊利又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现在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同时服务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乳制品企业。
伊利失败收场。股权激励方案引争议,伊利股价单日暴跌8.8%,市值蒸发165亿!企业没有外部融资。